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,推动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家乡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,以独特的视角和新颖的表达方式展现沿黄地区在生态保护、文化传承、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美丽画卷和亮点成果,数媒动画系团总支在院团委的指导下,开展“黄河岸边是家乡”系列活动。
活动中黄河沿岸的同学们通过画作,向大家介绍自己家乡历史悠长的文化内容,向同学们展示黄河文化所蕴含的价值,本次活动为学生们多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,展示了学生的观察能力、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,丰富了学生们的课后生活,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深入了解家乡、热爱家乡、展望家乡的思想感情,对黄河流域发展的“山东速度”有了更深的理解。作为黄河流经山东省的第二座城市,济宁充分凝练了具有流域特色、区域特色的传统文化元素。下面请欣赏济宁的同学带来的人物简笔画作品吧!
孔子(公元前551年9月28日-公元前479年4月11日),子姓,孔氏,名丘,字仲尼,鲁国陬邑(今山东省曲阜市)人,祖籍宋国栗邑(今河南省夏邑县),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教育家,儒家学派创始人、“大成至圣先师”。
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,倡导仁义礼智信。有弟子三千,其中贤人七十二。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,晚年修订六经(《诗》《书》《礼》《乐》《易》《春秋》)。去世后,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,整理编成《论语》。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。
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,在世时就被尊奉为“天纵之圣”“天之木铎”,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、至圣、至圣先师、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、万世师表。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,其人被列为“世界十大文化名人”之首。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,祭祀孔子的“祭孔大典”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。
孔子在学习方面是很虚心,尤为刻苦。有一次孔子随师襄学鼓琴。曲名是《文王操》。孔子苦苦地练了很多日子,师襄子说:“可以了。”孔子说:“我已经掌握了这个曲子的弹法,但未得其数。”又练了很多日子,师襄子又说:“可以了,你已于其数。”可是孔子仍说:“不可以,未得其志。”
又过了相当的时间,师襄子认为这回真的可以了,可是孔子仍然认为自己没有弹好这首乐曲。最后,孔子通过反复钻研,体会琴曲的内涵,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乐曲中表现出来了,才罢休。
孟子(约公元前372年—公元前289年),名轲,字子舆 ,邹国(今山东邹城东南)人。战国时期哲学家、思想家、教育家,是孔子之后、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,与孔子并称“孔孟”。 孟子宣扬“仁政”,最早提出“民贵君轻”思想,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“道统”的人物,元朝追封为“亚圣”。
孟子的言论著作收录于《孟子》一书。其中《鱼我所欲也》、《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》、《寡人之于国也》和《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》等篇编入中学语文教科书中。
当孟家还在庙户营村集市旁居住时,孟子看到邻居杀猪,不解地问母亲:“邻家杀猪干什么?”孟母当时正忙,便随口应到:“煮肉给你吃!”孟子十分高兴,等待食肉。
孟母深知做人要诚实,所谓“言必信,行必果”,而且她深深知道身教重于言传。为了不失信于儿子,尽管家中十分困难,孟母还是拿钱到东边邻居家买了一块猪肉,让儿子吃了个痛快。

本次活动为学生们多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,展示了学生的观察能力、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,丰富了学生们的课后生活,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深入了解家乡、热爱家乡、展望家乡的思想感情,对黄河流域发展的“山东速度”有了更深的理解。